11月10日至12日,由《俄罗斯文艺》编辑部主办、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俄罗斯文学研究分会协办、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十一届《俄罗斯文艺》学术前沿论坛暨“俄罗斯文学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俄罗斯文学研究分会会员、教育部外指委俄语分委会委员、全国各高校俄语专业从事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教师、学生共计200余人参会,围绕“俄罗斯文学研究的视野与方法”探讨我国俄罗斯文学研究的诸多问题。我院李颖老师、张婉玲老师及三位硕博研究生张珉、王秋新、胡恒同学在分会场进行发言。
李颖老师在学者论坛(俄罗斯文论与文化研究组)作了题为《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中俄北方跨境族群口头文学叙事研究》的发言。透过通古斯民族的神话、史诗和传说等民间文学的体裁特征,来研究中俄跨界通古斯民族的历史性问题,尝试用口头叙事文学资料补充通古斯民族书面文献资料困乏的状况,一定程度上还原该族群的民族史,同时发现中俄民间文学在体载、母题、形象上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相近和民族特色,该方面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部分。
张婉玲老师在学者论坛(俄罗斯文论与文化研究组)进行了学术汇报,题目为《狄更斯小说在19-20世纪俄国的经典建构与社会性转化》。研究将狄更斯置于19-20世纪俄国文学的语境中,考察了狄更斯小说如何被俄国文人融入民族审美文化之中,并重点探讨了这一文学接受案例的社会性转化特征,即俄国学者并非简单地奉狄更斯为经典,而是其中充满了社会性的、民族性的认识和选择,这也体现了域外文学在19-20世纪俄国传播的典型范式与特征。
博士研究生张珉在研究生论坛(俄罗斯文论与文化研究组)作了题为《形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合流——维戈茨基的诗学对话探微》的发言,阐释了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在20世纪初文学与心理学的研究转型中迸发出强烈的“对话性”:一方面,维戈茨基在借鉴形式主义动态结构观等思想的基础之上,阐明了艺术的审美反应机制;另一方面,维戈茨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关系的认知,并从生物学视角弥补了卢那察尔斯基“感染说”的理论缺陷。
博士研究生王秋新在研究生论坛(俄罗斯文论与文化研究组)作了题为《中国俄苏文学史书写范式嬗变的管窥及思考》的发言,主要考察了自五四时期以来的时间场域流变中,我国俄苏文学史书写范式的建构与转型及其背后的思想源流。整体看来,这一演变历程大体伊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启蒙范式,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逐渐走向看重现实主义文学的社会历史范式,90年代至今渐入不同范式相互碰撞的多元融合范式。基于此,运用理论思维反思跨越百年的中国俄苏文学史书写,提出涵盖整合性范畴的建议,可为中外俄苏文学史学的创建与发展提供值得参考的行走路径。
硕士研究生胡恒在研究生论坛(当代俄罗斯文学组)作了题为《<萨尼卡>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回望与背离》的发言,分析了俄罗斯后现实主义作家扎哈尔·普里列平在小说《萨尼卡》中展开的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潜对话,指出作者一方面对苏联时代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学传统抱有怀旧情绪;另一方面基于后苏联的社会语境,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元素进行改写与重写,这使得小说文本各层面都映现出作者回望又背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告别姿态,总体上的研究着眼于《萨尼卡》对革命浪漫主义、现代神话、人民性这三方面的改写与重构,来挖掘该小说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潜在的矛盾联系,最终勾勒出隐匿在这部小说背后作者复杂的后苏联书写者形象。
《俄罗斯文艺》学术前沿论坛是由《俄罗斯文艺》编辑部发起并主办的全国性学术会议,每年一届,由各高校轮流主办。中国的俄罗斯文学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正是在这一沃土之下《俄罗斯文艺》学术前沿论坛成长为中外俄罗斯文学研究者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我国俄罗斯文学研究界重要的学术和科研阵地。
本次论坛研究水平高、范围广,通过参加这次学术研讨会,几位研究生受益匪浅,加深了对于国际前沿热点问题的认知,拓展了个人的学术视野和方法论思维,更为重要的是,明确了作为俄罗斯文学研究者的使命与责任:加强中外俄罗斯文学研究者的沟通与交流,探索大数据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新方法,促进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这次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为斯拉夫语学院的教师科研推进及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广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