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斯拉夫语学院是哈尔滨师范大学最早设立的教学单位之一,在松江师范专科学校时期,1952年学校设立俄文科,为当时学校九学科之一;在哈尔滨师范学院时期,1956年学校设立俄语系,是当时学校首批设立的四个招收本科学生的系之一,1972年,学校成立外语系,外语系设立英、俄、日三个语种;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时期,1980年学校外语系下设俄语系和英语系;1994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撤销外语系,单独设置俄语系,1999年学校组建外国语学院,由英语、日语、俄语三个系和公共外语教研部组建,2007年12月7日,学校撤销外国语学院,成立斯拉夫语学院。

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以“行知精神”“从师准则”“校训精神”为核心的师大精神,践行“博学厚德、慎思笃行、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院训精神,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2022年学院斯拉夫语言文化教学研究教师团队获“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21年学院党委获“黑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学院获得“黑龙江省师德先进集体”称号,2023年荣获“”省三八红旗集体”、“黑龙江省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称号,研究生党支部入选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2022年“俄语(师范)专业虚拟教研室”获批首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

学院下设党政办公室、教学科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学院团委等行政部门,下设俄语系、波兰语系和公共俄语教研部三个系部,同时拥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斯拉夫国家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俄语教育研究中心”和“俄罗斯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三个研究中心,其中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斯拉夫国家研究中心”2021年入选“龙江外事创新发展智库”,学院建有国内领先的心理语言学交叉学科“眼动脑电实验室”。

学院现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俄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硕士点 2 个,翻译(俄语笔译)专业学位硕士点以及课程与教学论(俄语)硕士点2个,俄语(师范、非师范)、波兰语2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42人,专任教师32人,俄罗斯、波兰、塞尔维亚外籍教师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9人,副教授10人,21人拥有博士学位,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1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奖1人;教育部基础教育外语教指委副主任委员1人,二级教授3人,省劳动模范1人,省最美园丁1人,省教学名师3人,校教学名师7人;4人获得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教学类),4人获得“宁齐堃”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优秀奖,6人获得教师“奉献奖”,4人获得“黑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省优秀人文社科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1门,省级在线精品开放课程2门,校级一流课程2门,校级在线精品开放课程2门,“斯拉夫文化事象识别与记忆强化”虚拟仿真实验课程1门;主持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0余项,承担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视阈下斯拉夫学微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1项,近年来学院教师发表高水平专业论文30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130 余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27部。

学院积极发挥专业和人才优势,依托国家级虚拟教研室等平台,发挥学校G-U-S教师教育联盟优势,积极服务地方俄语基础教育,依托国家和省外语教指委等平台,主持、参与新课标的修订和审核工作,多次开展俄语教育国培计划,努力推动全国和我省俄语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学院积极拓展国际化办学道路,与波兰格但斯克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以1+2+1模式联合培养波兰语专业本科学生,同时还与俄罗斯、波兰、塞尔维亚等多个国家包括:俄罗斯科学院斯拉夫文化研究所、俄罗斯萨哈林国立大学、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等十余所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和大学建立了密切的教育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建设“国内一流师范大学”目标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