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七个有力” 深化双向融合 建设样板党支部
---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创建工作案例
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研究生党支部成立于2015年9月,学院党委副书记担任党支部书记。党支部现有党员4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党员9人,硕士研究生党员39人。近年来,党支部以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引领,依托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俄语专业)、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斯拉夫国家研究中心等平台,紧紧围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高层次外语人才”这一中心,开展党建工作,在创新党员教育路径、改进政治理论学习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取得了明显成效。2019年研究生党支部获批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8月党支部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创建单位。
一、工作背景
入选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创建单位以来,党支部继续坚持落实一个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一个创建标准:“七个有力”建设标准,以发挥支部政治功能为主线,紧紧围绕四项重点任务:严格支部组织生活、创新支部工作方法、丰富主题实践活动、增强服务重大项目能力等进行探索,充分发挥俄语专业和区位优势,彰显语言实践特色,深化双向融合,持续深化一个工作模式:“语言+ ”学习实践教育模式,不断优化四个工作路径:“俄语+经典 ”“俄语+中国 ”“俄语+服务 ”“俄语+科研 ”实现路径,有力促进了研究生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深度融合。
二、主要做法
党支部坚持立足专业实际,围绕中心抓党建,运用“融”思维,持续优化“俄语+经典”“俄语+中国”“俄语+服务”“俄语+科研”学习教育实践模式,推动党员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切实解决了“为什么融、融什么和怎么融”的问题。在学习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传承中俄文化、服务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等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成效。
(一)“俄语+经典”学习模式,党员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信仰者传播者和践行者。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支部、进课堂、进头脑,党支部坚持“经典俄译”“经典诵读”“经典传唱”等方式开展党员学习教育。在学院党委委员、研究生导师的引领下,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开发建设院本系列教材《<共产党员宣言>俄汉双语学习读本》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俄汉双语学习读本》,总字数近50万,两本教材成为我院实施课程思政的新载体。“《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俄译及展演”“苏共亡党的历史镜鉴”“百年党史百篇廉洁故事”等项目连续获批学校“廉洁文化教育”项目。党支部先后开展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党的二十大报告》等俄汉双语诵读活动,900多人次踊跃参与,累计诵读时长达30多个小时。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用流利的俄语诵读马列经典著作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忠实践行者。通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学习雷锋好榜样》等红色经典歌曲俄译、演唱,学生深受爱国主义的感染熏陶,国家情怀更加深厚。
“经典诵读” “经典俄译” “经典传唱”
研究生支部周耘竹、闫欣悦进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双语诵读
(二)“俄语+中国”宣讲模式,党员自觉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党支部着眼于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致力于培养坚定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外语人,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主题党日、龙江精神寻访、龙江“非遗”项目俄译等系列活动,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宣讲活动30多场,参与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达1000多人次。党员自觉传播中国声音,让中国精神、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硕士生尹东露等在俄罗斯萨哈林国立大学进修期间,担任当地博物馆中国传统文化展品的讲解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在国庆节前夕,她带领本硕学生在萨哈林国立大学与当地文化机构共同组织的庆祝中俄友好晚会上深情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并用俄文朗诵表演,受到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在俄罗斯萨哈林州、布拉格维申斯克市留学的研究生党员为俄方师生宣讲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政治制度,在“中国日”上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俄罗斯当地电视台和网络媒体予以深度报道。
留学俄罗斯的宋晓南、李爽为学校师生宣讲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政治制度
俄罗斯萨哈林州电视台及当地的网络媒体报道我院研究生党团员献唱祖国华诞
(三)“俄语+服务”实践模式,党员自觉作语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奉献者。党支部多年来坚持组织、引导党员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党员在语言服务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近年来,有280多名研究生在“中俄博览会”“哈夏音乐会”“中俄文化大集”“中俄科技周”“中俄体育节”“中国·黑龙江国际大米节”等高级别、高规格国际展会中担任志愿者,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哈尔滨音乐学院、哈尔滨大剧院、黑龙江省档案馆、中俄标准研究中心、东北烈士纪念馆、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区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俄语翻译服务,在中俄文化艺术、教育、商贸交流中做出积极贡献。语言服务实践活动充分展示出研究生为家乡、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的责任担当。获得志愿服务证书570多份,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5000多小时。截止到2023年3月,党支部或依托党支部先后与太阳岛风景区有限公司综合管理服务部、东北烈士纪念馆、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大兴安岭呼玛尔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第一联合党支部等企业事业单位党组织建立了合作共建关系,确定了俄语口笔译、志愿讲解、俄侨文化整理、龙江非遗文化寻访和文化旅游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项目5大项,助力“六个龙江”建设。党支部的政治、组织和专业“软优势”成为更好服务龙江振兴发展的“硬支撑”。2022年6月,由研究生本科生党团员组成的“行知微光 逐梦龙江”志愿服务团队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己任,在大庆市林甸县花园镇小学开展支教活动,该项目成功入围团中央“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同年入选“守护朝阳 助力成长”全国百所“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队伍。
党支部成员参加“中俄文化大集” 党员周耘竹在深哈对俄艺术博览会上做志愿者
“行知微光 逐梦龙江”志愿服务团队服务乡村振兴入围团中央“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
与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东北烈士纪念馆开展共建活动
(四)“俄语+科研”研究模式,党员青年在学术研究创新中发挥示范作用。党支部大力发挥党员在学术研究、专业学习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研究生通过学术创新服务服务国家战略、助力龙江区域发展。依托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国家研究中心”,为研究生搭建国内外斯拉夫学研究学术交流平台,支部党员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视域下斯拉夫国家语言文化及发展战略研究生论坛,多人做主旨发言,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斯拉夫国家合作提供智力支持。研究生王金凤在导师带领下完成10余万字的《基于中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词汇联想实验的语言意识研究》研究报告,报告的核心内容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上发表。研究生党员白璐编写《中国节日民俗辞典(汉俄对照版)》,并获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党员刘紫铭、汪美辰分别在第二、三届“儒易杯”中华文化国际翻译大赛上获一等奖,王悦等7人在第四届“儒易杯”中华文化国际翻译大赛上获得2个三等奖、5个优秀奖。近年来,党支部成员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励13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19名硕士生考取博士,“驻班党员”项目帮扶指导本科生120多人考取硕士研究生。
支部党员白璐、王乐平参与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及成果
支部党员近两年取得的部分科研成果
近年来研究生党支部攻读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硕士生党员在黑龙江省高校俄语大赛取得佳绩 硕士生党员刘紫铭获中华文化国际翻译大赛一等奖
三、工作成效
通过实施“俄语+ ”的学习实践教育模式,党员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学习实效性明显增强,党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党性修养得到显著提升,实现了专业学习与政治理论学习同步、学术目标与思政目标同向、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同频、语言实践与社会实践同行。
2021年10月,研究生党支部党员教育工作案例入选黑龙江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案例。2022年6月,研究生党支部党建工作案例荣获哈尔滨师范大学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网样板支部风采展示主页发表报道 25 篇、哈尔滨师范大学微信公众号报道支部工作4篇,开展省内外校内外工作交流9次,2022年10月党支部书记在学校党建沙龙作主题报告介绍支部工作经验。
党支部党员教育工作案例入选“黑龙江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优秀案例”
未来,研究生党支部将继续坚持“四为”方针,对标“七个有力”,不断强化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建设,不断创新研究生党建工作方式,发挥好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以组织优势推动专业优势服务优势更好发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为培养出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高层次外语人才”提供坚强组织支撑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