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午我院俄罗斯文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召开线上学术组会。本次组会采用“博士研究生主讲、导师及同学点评、所有成员共同探讨”的模式,由2020级、2022级和2023级博士分别汇报了各自的科研情况,赵晓彬教授和全体在读博士生一同点评并解答了相关疑难问题。本次会议旨在为博士研究生们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激发其科研热情,提升其创新能力,鼓励青年研究者以追求卓越的心态开展科研工作,共同探讨学术前沿性问题,活跃学术思想,展示研究成果,在宽松、和谐、求新的氛围中感受学术创新的魅力。
2020级博士研究生宋淑凤的汇报题目为《哈尔姆斯短篇小说<坠落>的时空建构》。该同学首先阐述了哈尔姆斯的时空观,指出了他对前人观点的继承与创新;继而指出了自身对小说《坠落》中时空建构特点的理解;最后重点运用形式主义电影理论对该小说的时空建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她表示,其研究主要以哈尔姆斯本人的时空观以及形式主义电影理论为理论支撑,结合该小说自身的物理时空特点,围绕该小说的异时性时空、假定性时空和隐喻性时空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博士张婉玲建议,可以单独用一章的篇幅阐述哈尔姆斯对形式主义时空观的继承,且只分析哈尔姆斯小说创作的异时性时空特征更具有创新性;博士研究生张珉建议要仔细斟酌各章的标题是否体现出了对该小说时空关系的概括,且要考虑到每一章的分析与电影理论的结合是否合理;博士研究生王秋新建议在分析物理时空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小说中的心理时空,且分析小说时应体现出哈尔姆斯时空观的价值观、哲学观以及小说中时空建构的意义和功能;博士研究生刘虹成建议可以从语言结构入手分析文本的修辞特点;博士研究生马玉婕建议可以结合洛特曼的符号学展开分析。
导师赵晓彬教授首先肯定了同学们的建议具有一定价值,然后对该汇报内容的选题范围、文章框架、研究思路等方面作出了评价,肯定了其在撰写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并且对该文章的后续写作给予了诸多宝贵意见:选题不要太泛,标题应表明小说中时空建构的特点;分析物理时空和心理时空特征时不能浮于表面,应上升到哲学层面;可以只从“异时性时空”着手分析,这样应选择至少三部小说进行分析,指出其时空特点的共性和个性;可以从语言修辞的层面谈时空,增加对文本语言的分析;要重点突出哈尔姆斯小说的时空特点,清晰地把握贯穿全篇的理论依据。
2022级博士研究生王秋新分别从资料整合、论文撰写及未来选题三个维度,对自身近期的科研工作加以总结。在资料整合上,她熟读之前所学关于文学史及三大流派的相关材料,将其充分理解消化,以文档及思维导图的模式呈现分享;在论文撰写上,她简略介绍了本学期课程论文撰写的基本内容和研究路径,列举了部分国内外相关代表性文献研究动态的鲜明特性,同时围绕另外一篇论文的修改及完善问题进行论述;在未来选题上,她展现了国内外学界关于普列汉诺夫、卢纳察尔斯基等人文学史研究的部分见解,强调其研究观点或多或少均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的扩展和探索。
博士研究生张婉玲建议,适当缩小研究范围可以更好地凸显研究的价值与问题意识,可以集中探讨一个资深文论家或批评家的文学史观嬗变,如普列汉诺夫、利哈乔夫等人,或也可聚焦整个派别的文学史观,如“苏联马克思主义文学史观研究”,该选题更具深度但难免庞杂;博士研究生张珉指出,可以将托洛茨基加入研究范围,发掘与整合其文学史建构的理论发现,并充分调研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进一步思考、构建研究框架。
导师赵晓彬教授对该汇报的研究内容、逻辑性及未来规划思路等方面作出评价,肯定了其在调研工作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并且对其未来选题给予诸多宝贵意见:选题不宜过大,可以将“马克思主义者”调整为“马克思主义”,更加客观立体容易理解;如果觉得整个派别比较难以驾驭,可以只以单个对文学史研究较为透彻的批评家作为切入点,充分调研阅读文献,考察其前期、中期或后期的断代文学史观架构;需要对文学史观加以概念界定,学会如何将其从具体文论中抽离出来,绘制批评家的史观及其嬗变轨迹;仍需重点思考文学史观的价值阐释,重视对之评价,充分与之对话。
2023级博士研究生刘虹成同学作题为“俄国未来主义艺术诗学研究”的学术汇报,分别从未来派的绘画、语言实验、戏剧等几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刘虹成同学介绍了意大利未来主义绘画步入俄罗斯后,其与东正教圣像画的融合,突出绘画原则在未来主义诗歌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其次,他简略阐释未来主义者对语言的看法:未来主义者不关注语法规则,而是探讨符号和现实事物的对应关系;再次,他概述了未来主义戏剧中表现出的运动性、巫术性特征,指出这些特质在舞台布景、角色行为中得到体现;最后,他展示了自己近期对该选题的相关调研情况。
博士研究生宋淑凤建议,对于戏剧可以从剧本和舞台两方面考虑,捕捉剧本中的未来主义意识,研究舞台演出的表演效果;博士研究生王秋新认为,该研究可以未来主义文学研究为基础,探究其与绘画、雕塑等艺术领域之间的互动关系。
赵晓彬教授就刘虹成的汇报进行了全面总结和详细指导。她认为,当前的选题尚显模糊,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使其明晰化,在“对未来主义者的研究”还是“对未来主义研究者的研究”的问题上应加强思考。对于下一阶段的工作,赵晓彬教授建议可以广泛调研,搜集并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尤其是俄罗斯与西方等国外研究者关于这一问题的发现十分值得参照,前期工作的准备完善才可以为日后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级博士研究生马玉婕同学汇报了近期关于洛特曼艺术美学思想方面的调研情况。她介绍了洛特曼的各个学术阶段,并且围绕洛特曼学术研究的“黄金时代”阶段出版的《艺术文本的结构》提出了关于洛特曼艺术美学研究的想法,主要包括洛特曼对诗歌、散文、小说和电影的研究和批评。她指出,洛特曼的艺术美学思想内容丰富,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博士研究生张婉玲认为,该选题方向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可行性,目前的国内研究主要聚焦于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研究方面,很少对其美学思想进行分析和阐述;博士研究生王秋新指出,要对洛特曼相关方面的理论进行细致分析,对于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充分的调研,形成具体分类。
最后,赵晓彬教授就马玉婕同学的汇报进行了详细指导并提出了建议,肯定了该选题方向的价值和意义。她提出,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除了要理解洛特曼的思想理论,还要融入自己的见解,对其进行再阐述,同时要注重对洛特曼关于艺术方面个案的分析,例如巴洛克风格、诗歌、圣像等。洛特曼是世界级的文艺理论家,在研究洛特曼的过程中,阅读俄文方面的专著和文献至关重要,同时不要忽略英文方面的文献,未来需要应继续遵循该方向进行积极充分的调研。
本次学术组会历时长达近4个小时,会上讨论氛围热烈,同学们均感收获颇丰,意犹未尽,在汇报和分享过程中都相互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实际帮助。组会临近结束时,张婉玲同学对本次汇报内容进行了全面总结,充分肯定了本次汇报的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在此基础上,导师赵晓彬教授希望同学们可以珍惜每一次交流机会,加强团队合作,不断凝练并确定各自的研究方向及路径,并鼓励大家在未来踏实积累以求进益,实现自身科研学术能力的突破和提升。
各位同学的心得体会:
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总是能够为我点亮一盏明灯,驱散我写作路上的一切阴霾,使我充满感激、满载信心,继续踏上这艰难的征程。在后续的思考过程中,我感慨于选题时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能否在拟题时做到言简意赅且标新立异,这需要执笔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领悟力。针对本次汇报中所涉及的有关论文写作的各种问题,我会积极地整改,再多查阅一些文献资料,逐步完善论文框架、调整写作思路,争取早日完成论文的写作。
——2020级博士研究生宋淑凤
每次组会结束后给我的第一感受都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个小小思想的火花在强而有力的摩擦下化作滚烫的律动,久久激荡在寻求出口的心灵深处。在聆听老师和同门兄弟姐妹的建议和意见时,那种在交流中碰撞思想、沟通中凝聚力量的氛围感,似乎总能突破认知的壁垒和局限性,让我在团队答疑解惑、相互鼓励和关心的过程中逐渐获得成长。接下来我将在未来选题的研究路径上作出适当调整,以某一个人或某一派别作为主要着力点,进行大量充分的国内外文献调研,将其充分理解、思考选题框架。
——2022级博士研究生王秋新
这次组会令我收益匪浅,老师和学长学姐们对我“俄罗斯未来主义诗学研究”这一方向的可操作性进行宏观指导。他们的点播令我进一步明确的未来的调研方向,拓展了我的思考,在未来的时间内我将继续进行我的调研工作。大量搜集、整理并仔细阅读相关文献。
——2023级博士研究生刘虹成
这次的组会对我来说是一次“头脑风暴”,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在与学姐学长的交流中,我能感受到思想碰撞而产生的火花。同时感谢老师的对我的指导和建议,让我对洛特曼的艺术美学研究有了更加清晰的想法,今后我将努力学习,认真调研,追赶上大家的脚步。
——2023级博士研究生马玉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