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推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师生的学术创新与科研能力,5月26日,斯拉夫语学院邀请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的凌建侯教授进行以《俄罗斯诗学学派:发生与发展》为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斯拉夫语学院副院长张金忠教授主持,来自我校斯拉夫语学院、文学院等学院的教师与硕博研究生共计60余人参与本次讲座。
凌建侯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诗学学派研究”首席专家,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巴赫金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俄语文学与世界文化关系、西方诗学与比较诗学研究。凌建侯教授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部级科研项目,出版专著2部,译著4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社会科学战线》、《国外文学》等权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凌教授是国内诗学研究的专家,潜心学术,成果等身,具备坚实丰富的科研经验。
针对本次讲座的主题——俄罗斯诗学学派的发生与发展,凌建侯教授从诗学的定义切入,旁征博引了世界上关于诗学的多语种解释,并介绍了自己的理解,指出20世纪以来诗学获得狭义和广义的界定,前者指诗歌理论,后者则与文艺理论等同,而此次讲座旨在通过梳理俄罗斯学者赋予诗学这个旧词以新义,为俄罗斯诗学建构学派。
03
首先,凌建侯教授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文本为例具体分析了西方诗学的源与流,结合贺拉斯《诗艺》、布瓦洛《诗的艺术》、施塔格尔《诗学的基本概念》等总结出诗学的概念,即对作诗艺术进行理论性描述的学问。随后,他论述了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以来,英语的诗学范畴所发生的变化,这些从多种英语文学批评专业百科词典对“poetics”的解释中得以一窥。凌建侯教授不仅追溯了诗学概念的来源,也谈到这一概念的演变与俄罗斯诗学现代化之间的直接关系,他认为19世纪后期俄罗斯学者深受德国浪漫主义诗学传统影响,在为建立“科学的诗学”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
接着,凌建侯教授深入探讨了诗学范畴在俄罗斯的革新与发展。论及20年代的诗学著述,他以日尔蒙斯基的《诗学的任务》、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诗学、什克洛夫斯基的《作为手法的艺术》等为例介绍了“科学的诗学”。到了30年代,诗学范畴再次发生了变化,在这一时期,诗学是关于整个文学的理论而并不仅是诗歌理论的观念已被推广开来。诗学范畴历经重重演变后,终于在60年代初尘埃落定。凌建侯教授重点以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洛特曼的历史-文化结构主义符号学诗学、利哈乔夫的实践诗学、梅列京斯基的神话诗学等为例,详尽充分地考证了诗学在俄罗斯的科学化与现代化进程。
随后,凌建侯教授结合当代西方诗学的现状概括了俄罗斯诗学的特色。他指出, 西方古典诗学的科学化或现代化率先发生在19世纪末的俄罗斯,诗学的古老概念被赋予了古希腊时代的原初意义,重新指向制作技艺尤其是文艺创作的技艺。到了苏联晚期,俄罗斯的诗学范畴往回收缩,其范围通常小于或最多与文学理论等同;而此时在西方学界,受俄罗斯诗学现代转型的影响,诗学范畴却得到了激进的扩张,与文学理论、艺术理论等同,甚至超越了文艺理论,进入哲学和其他人文领域。在这里凌教授提出了对“诗学超越其‘制作技艺’的含义,变成与精神科学同义的一个范畴”这种观点的疑议,认为其有待商榷。此外,他还列举了大量当代西方诗学中的诸多类型,如电影诗学、建筑诗学、认知诗学、隐喻诗学等等。
最后,凌建侯教授总结了在西方学者扩大诗学范畴的背景中,俄罗斯诗学表现出的三个特色:一是诗学科学化或现代化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止,这门学科现已变得越来越严谨;二是和语言学、社会学、美学以及其他各种学科的跨学科研究倾向越来越明显,展现出始终紧跟时代发展的学科面貌;三是既坚守研究对象为文学的古希腊传统,又凸显出迭代发展的前沿性。他强调上述三个特色在“理论诗学”、“实践诗学”与“历史诗学”三大方向构成的现代诗学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04
本次讲座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在互动答疑环节,凌建侯教授细致入微地回答了师生提出的关于诗学范畴的扩张、文学批评与作为科学的文艺学的关系、元文艺学的概念等诸多问题,现场讨论气氛十分热烈。最后,斯拉夫语学院张金忠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全面总结。他指出,凌建侯教授讲座的内容新颖独特、别开生面,通过大量的引经据典,用丰富的理论材料和历史语料阐发了诗学概念和内涵,展现了他对世界诗学的系统梳理与深入研究,最重要的是突破性地挖掘了俄罗斯诗学研究的特色和优势,这些都使大家对诗学的源流产生了浓厚兴趣,对俄罗斯诗学的发展脉络与趋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该研究不仅有助于大家关注学术前沿的热点话题,而且是对俄罗斯诗学学派研究的完善补充与突破创新。本次讲座极大地激发了与会师生的科研热情,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对于推动一级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都有着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