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建设,指导眼动技术在语言认知研究中的应用,提高师生的学术创新与科研能力,5月19日,斯拉夫语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兴珊研究员进行以《眼动追踪技术在心理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为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斯拉夫语学院副院长吴哲教授主持,来自我校斯拉夫语学院、西语学院、东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管理学院等学院的教师与硕博研究生共计60余人参与本次讲座。
李兴珊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任《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副主编,《Cognitive Psychology》《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等期刊编委,中国认知科学学会认知建模专委会副主任,是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学专委会首任主任。主要利用眼动跟踪、计算建模等研究手段研究中文阅读的认知机理、阅读能力的个体差异及影响因素、高级认知活动中的眼动控制机理,主持过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并作为子课题负责人主持过两项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重大项目以及两项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多年来系统探讨了中文阅读特有的认知机理,并建立了中文阅读的计算模型,已在Psychological Review, Nature Reviews Psychology, Cognitive Psycholog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JEP:HPP, JEP: LMC等国际顶级实验心理学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在本次讲座中,李兴珊研究员从眼动技术的理论基础切入,论述了该项技术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对比了中英文阅读中眼动特征的异同,并指出,在认知研究中需着重分析注视时长、注视位置及眼动轨迹等信息。随后,主讲人就中文阅读的特异性认知机理加以阐述,重点介绍在没有词间空格的情况下,中文读者的词切分机制与眼动控制特点。李兴珊研究员及其团队以空间组合歧义词为研究材料,通过探究其语义加工过程发现,在早期加工阶段,读者通常依据局部语言知识进行词的竞争,一般情况下率先识别加工的是高频词;而在晚期阶段,读者会进一步检查初始切分的结果并对错误进行纠正;在针对眼动落点的研究中,研究发现,与拼音文字不同的是,词中心并不是中文阅读中读者的偏好眼跳落点,且词频效应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眼跳长度。在此基础上,李兴珊研究员提出“中文句子阅读过程及眼动控制模型(Chinese Reading Model,CRM)”以揭示中文阅读中,在没有词间空格的情况下句子阅读的认知机制及眼动与认知加工的关系,并介绍了应用此模型所进行的模拟空间组合歧义词的切分与嵌套词加工的实证研究,同时表示,该模型对于拼音文字阅读中的眼跳落点选择策略与复合词语义加工机制的探究具有一定的启示。
在交流环节,李兴珊研究员与参会师生积极互动,2021级博士研究生刘紫铭针对实验范式的创新原则提出疑问;2019级博士研究生宁悦彤就阅读过程中的最佳注视位置偏好注视位置的测量与确定与主讲人进行探讨;穆馨老师则对运用CRM模型对词汇语义识别过程中的竞争机制研究表现出浓厚兴趣。问答环节过后,李兴珊研究员还移步到眼动实验室就师生在实验设计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解答与指导。
讲座结束后,吴哲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充分肯定李兴珊研究员及其团队所做中文阅读加工模型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并表示,该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为俄语界相关实验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实验结论等方面对推动实验室建设、开展心理语言学及神经语言学实证研究工作都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本次讲座加速推进了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及在建眼动和脑电实验室研究进程,对提高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师生的学术创新和科研能力大有裨益,同时极大地激发了与会师生们的科研热情,拓宽了学术视野,为打破学科间壁垒、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新文科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