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斯拉夫语学院MTI翻译硕士专业“课程-学研-实训-实战”一体化创新培养方略,有效提高学生实习实践能力,拓展其国际化视野,4月12日下午,斯拉夫语学院特邀我校翻译硕士实习基地哈尔滨音乐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王市林老师作为主讲人,在社科楼903学科中心为2022级翻译硕士研究生开启了校企合作系列“本地化翻译”讲座第二讲。讲座由我院翻译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领域负责人徐英平教授主持,斯拉夫语学院2022级全体翻译硕士研究生参加。

王市林老师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哈尔滨音乐学院的独特资质。该院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艺术类高等院校,是全国独立设置的十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之一。作为龙江朝阳音乐艺术院校,它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办学理念、丰富的学科专业。学院依托黑龙江对俄地缘优势及音乐文化传统,突出国际化办学理念,尤其是全方位对俄合作办学特色显著,是建设中俄音乐教育合作交流的桥头堡。

继而王市林老师从学院旖旎的校园风光、国际交流演出、俄籍教师风采、大师班授课等四个板块为同学们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学院风采。

在师生互动环节,王市林老师结合哈尔滨音乐学院办学特色和课程设置回答了同学们有关实习任务、专业准备、注意事项等方面的问题。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习工作要求。王老师指出,这是一项专业性、科学性、挑战性都较强的工作,实习生需要积累和储备大量音乐相关领域知识,具有较高的俄汉双语语言表达能力,能做到即时准确翻译,确保授课专家与学生间时时有效沟通。在与外籍教师沟通时要注意意识形态,努力克服文化差异和文化障碍。

作为补充,徐英平老师说,哈尔滨具有百年音乐传承史,2010年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都”的美誉,是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哈尔滨音乐学院是黑龙江省培养国际化音乐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到该基地实习不仅可以历练提升俄语口、笔翻译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可以零距离沉浸在俄罗斯音乐教育氛围之中,涵养对异域艺术的鉴赏力。但“音乐无界,译海亦无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俄罗斯音乐译者和龙江故事讲述者必须锚定目标、勤学苦练,方能在唱响中俄交响乐的舞台上展示斯拉夫学子风采。

历经近两个小时的讲座和互动,使2022级翻译硕士研究生对未来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实习工作充满热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