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下午,斯拉夫语学院特邀黑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标准信息室负责人、我校翻译硕士实习基地兼职导师刘思妤工程师在社科楼903学科中心为2022级翻译硕士开启了2023年度本地化翻译课程系列讲座第一讲。讲座由我院翻译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领域负责人徐英平教授主持,斯拉夫语学院2022级全体翻译硕士研究生参加。
![实习点老师讲解](/__local/2/77/CD/32FA29BE984E7636B81D53AD99F_939FFC6C_1620C.jpg)
讲座伊始,刘思妤老师向大家介绍了黑龙江标准化研究院,即其所负责的翻译硕士实习基地的历史及其发展概况。黑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成立于1979年,隶属于黑龙江市场监督管理局,是公益一类正处级事业单位,同时加挂“黑龙江省中俄标准研究中心、中国WTO/TBT咨询点黑龙江分点”牌子。该机构承担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标准化研究;斯拉夫语系国家标准文献的收集、翻译和研究;全省WTO/TBT信息研究;质量数据统计分析、质量研究;全省信息编码管理与研究等。近年来完成了国家级和省级数十项标准化及技术贸易措施研究课题,开展多项双边和多边标准化合作与交流,有效地服务了龙江经济发展。
![师生互动2](/__local/4/5E/05/4E0875D37E4F732248F487BCC0A_2A0A78C1_156EE.jpg)
进而刘思妤老师引领大家一同回顾了标准化发展史,标准化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热点。她指出,标准化发展共分原始标准化、古代标准化、近代标准化和现代标准化四个阶段。自194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以来,标准化就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时期。在瞬息万变的当今世界,要想跟上时代步伐、顺应时代潮流,就必须要大力发展标准化这一行业。目前,我国鼓励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加强国际标准化交流与合作,身为译者的我们就有责任为引进国际标准做出贡献,这既是时代挑战,更是发展机遇。
![同学回答问题3](/__local/6/0F/74/207ECEBFC419C5879994F2E5C00_FAB7BBA1_16763.jpg)
刘思妤老师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心潮澎湃、积极提问,刘老师就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都做了认真而详细的解答。徐英平老师总结时强调,评价翻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就是“翻译实践能力”,而标准化行业领域翻译质量评价重中之重的指标则是“严谨、规范、精益求精”。她号召大家要在日常学习和日后的实习实践中不断锤炼“五基”,提升俄语翻译能力和水平,向“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目标努力奋斗,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征程中展现出斯拉夫语学院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别样风采。
![师生合影留念](/__local/C/24/7B/A5B2BFDEC25CDB1175718F7FD71_90434D93_1D43D.jpg)
历时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使同学们不仅对标准化这一行业领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未来即将从事的标准化翻译实践工作充满了无限期待,而且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更加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