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斯拉夫语学院召开翻译硕士学术组会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3-24   浏览:

为进一步提升翻译硕士研究生实践报告的质量,充分发挥学位论文对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努力打造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2024年3月22日下午,斯拉夫语学院在社科楼711多功能教室召开翻译硕士学术组会。2022级翻译硕士研究生严伟琪、潘禹彤、徐昕宇、徐佳文四名同学参加组会。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张金忠教授参加指导。

微信截图_20240324162728

组会上,严伟琪、潘禹彤、徐昕宇、徐佳文分别就翻译实践报告的完成情况同与会师生进行了汇报与交流,就前一阶段按照老师指导后实践报告修改的进度、修改的主要内容以及补充的参考文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展示,提出了目前在实践报告修改完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难点。

1ce08d9659dcfc3d7d650275aef8a4ece2da03e535045e462fa016ad930aaf

12bf9abeccfd74e6c0541cd6c5d207d12e61b99c8f7a08087a0717c63dd7c6

张金忠对各位同学翻译实践报告修改的整体情况进行了点评,对同学们能够认真开展各环节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指出了实践报告的摘要、正文、结语等部分尚需修改、充实和完善之处,对各位同学提出的一些问题和难点,特别是在实践报告完善过程中如何更好运用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开展翻译质量评价进行了指导。此外,针对同学们翻译报告中“经验与收获(翻译感想)”部分内容的撰写,张金忠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紧密结合个人开展的翻译实践工作和依据的翻译理论,要有鲜活实例和个性化元素,避免因千人一面而造成读者的“审美疲劳”;二是要充分认识翻译学作为应用学科的性质,突出翻译的社会服务功能,归纳总结本人开展的翻译实践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三是要有前瞻意识,要深入思考“AI时代翻译何为”这样一个重要问题,进一步增强终身学习意识,开展深度学习,不断提高翻译能力和翻译水平。

文字:潘禹彤

图片: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