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学俄语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
课程负责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首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先进个人,获俄罗斯联邦独联体事务、俄侨和国际人文合作署颁发的普及推动俄语教育特殊贡献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奖、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黑龙江省课程思政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负责人、黑龙江省“最美园丁”、黑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黑龙江省归国留学人员报国奖等奖项和荣誉称号。研究方向为俄罗斯心理语言学及俄语教学论。主讲《俄语阅读》《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多门本科、硕博研究生课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社科项目多项,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发表论文70余篇,获省社科一、二等奖。
课程简介:《中学俄语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课程属俄语(师范)专业学生教师教育课程类俄语学科教学模块,是首届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课,2016年项目结题,课程全部资源在教育部爱课程网展示。2017年该课程获批第二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期5年。课程教学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现代外语教育教学规律,融入外语教育先进思想和理念,以转变中学俄语教育理念为前提,以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为宗旨,以培养学生俄语核心素养及提升学业质量水平为教学目标,具有先进性、引领性,突显人文性、实践性、针对性、适应性。课程落实新《课标》精神,深度聚焦解决中学俄语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注重培养师范生的俄语核心素养及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引领学生深入研究新教材,运用活动教学法等有效教学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重视理论指导与实习实训相结合,助力学生系统完成教育见习、实习与研习工作,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支撑中学俄语骨干、卓越教师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2.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俄语写作》
课程负责人:二级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辞书学及术语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省社科项目2项,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5部,发表论文70余篇,主讲《俄语写作》《俄汉互译1-2》《笔译理论与技巧》《口译理论与技巧》《词典学原著选读》等多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二名)和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第二名)、霍英东教育基金会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奖、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等奖项。
课程简介:《俄语写作》是为俄语(师范)专业本科三年级(上)学生开设的核心课程,共计32学时。课程对培养学生“写”的知识和技能起直接的支撑作用。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写作的基本知识,包括写作的基本概念、术语、定义、写作文本的类别、写作的基本格式,掌握各类文本写作的基本技能并能够在实践中应用写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与此同时,在写作教学中,通过各类文本的学习与训练,学生能够学会逻辑思维方法,锻炼思辨能力,厚植家国情怀,拓展国际视野,砥砺语感,提升美学鉴赏力。
3.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俄罗斯文学史》
课程负责人:杨玉波,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出版专著1部、译著6部,发表文章20余篇。主讲《俄罗斯文学史》《俄罗斯文学名著选读》《基础俄语》和《高级俄语》系列课程。
课程简介:《俄罗斯文学史》是为俄语(非师范)专业本科二年级(上)学生开设的核心课,共计32学时。本课程以18世纪至20世纪末俄罗斯文学发展历史为纲,精选相应历史时期主要文学思潮和代表作家的创作作为教学内容,聚焦普希金等16位经典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的研读,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文学知识的教学全过程。课程设计突出“学生中心”理念,线下和线上教学有效对接,采用探究式、主题式、合作式以及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借助智慧树、学习通、云班课等课程平台和微信课程群等智慧教学工具,采用过程性和多元化课程考评方式,举办读书分享会和诗歌朗诵比赛等课外教学活动,做到线下线上、课内课外无缝衔接,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